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体育赛事有序恢复的指导意见主要基于《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体办字﹝2020﹞102号)和《关于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熔断”机制的通知》(体规字〔2022〕3号)两份核心文件,结合疫情防控与安全监管要求,形成了一套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恢复机制。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政策背景与基本原则
1. 疫情防控优先
明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要求赛事恢复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动态调整与熔断机制
建立赛事熔断机制,在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暴发)安全事故等七类情形时立即中止比赛。2023年修订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将其纳入法定制度。
3. 分类推进循序渐进
二分级分类恢复机制
| 赛事类型 | 恢复条件与要求 |
|||
| 群众性体育活动 | 低风险地区可预约限流开放,马拉松等跨区域聚集性活动暂不恢复(2020年初期政策)。 |
| 职业联赛 | 需制定“一赛事一方案”,采取空场无境外人员参赛改变赛制等方式(如2020年中超CBA方案)。 |
| 国际赛事 | 除冬奥测试赛等关键赛事外,原则上不举办其他国际性赛事(2020年政策);后续动态调整。 |
| 高危赛事 | 需提交熔断机制预案,经地方体育部门审批,并配备专业救援力量。 |
三常态化防疫与熔断机制的具体要求
1. 主体责任落实

2. 熔断触发情形
迪拜皇宫3. 应急处置流程
启动熔断后,2小时内需完成人员疏散医疗救援及舆情通报,并与应急管理等部门实时联动。
四组织保障与监督
1. 联合监管机制
地方体育部门需会同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 人员管控
全员“健康码”绿码准入,核酸检测全覆盖,禁止发热人员参与。
3. 场地与环境
赛场需彻底清洁消毒,观众席容量≤50%(疫情低风险期),且需间隔就坐。
4. 政策扶持
地方政府可通过减免税费降低安保费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企业。
五实践案例与最新动态
六当前政策导向(截至2025年6月)
国家体育总局正就“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强调 “体育安全” 和 “数字体育” 在赛事恢复中的重要性,未来或进一步优化动态监管技术(如实时环境监测与AI风险预警),推动赛事恢复更科学高效。
>提示:具体赛事恢复需结合属地疫情风险等级(如低/中/高风险地区)及最新政策动态调整。大型赛事需同步遵循《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许可》程序(《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第十三条)。